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文化产业 > 民风民俗

“一张照片”公益活动访独龙江 走近最后纹面女

时间:2013-10-31 12:48:19  来源:春城晚报  作者:
分享到:
  

曾梅兰,74岁,迪政当村熊当村小组。

单惊,80岁,龙元村龙元一组。

李文仕,65岁,迪政当村熊当村小组。

格仁娜松,90岁,龙元村龙元二组。

江桂清,74岁,龙元村龙元二组。

  “独龙江不是随便就能够进去的。”

  向独龙江进发时,有人这样告诉我们。越深入独龙江,沿途的道路就愈发艰险,气候也变化异常,过了秋季,独龙江又要进入长达半年之久的封山期。常年的闭塞,使得独龙江在世人前始终蒙着一层神秘面纱。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长青基金发起、春城晚报独家支持的“一张照片”公益活动在昆明启动后,第二站便选择走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深入独龙江,走近独龙族老人。正是因为它的闭塞——居住在那里的很多老人家中,甚至都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

  由长青基金公益项目部副主任江旭辉、浙江志愿者瞿学峰、北京志愿者谢德晨以及两名本报记者组成的5人拍摄小组,历时7天,行程2000多公里,寻访了独龙族、怒族、傈僳族3个民族的老人们,拍摄、打印了数百张照片。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其唯一聚居地。

  旧时,由于年轻的独龙族女子常常面临被外族掳走的危险,因此女孩长到十二三岁就需纹面——用竹签蘸上锅底的烟灰,在眉心、鼻梁、脸颊和嘴的四周描好纹形,然后请人一手持竹钏,一手拿拍针棒沿纹路打剌。每剌一针,即将血水擦去,并马上敷上锅烟灰,过三五天,创口脱痂,皮肉上就呈现出青蓝色的斑痕,成了永远也擦洗不掉的面纹。如今,已没有了纹面的必要,年轻独龙族女子也不再纹面,随着时间逝去,在世的独龙族纹面女仅有20多人。

  这次,拍摄组一共寻访到了9位纹面老人,并为她们拍摄、打印了照片——她们都是摄影师镜头追逐的对象,手中却没有一张自己的照片。

  一路走来,带给我们的是种种惊喜与感动:90岁的纹面老人格仁娜松为表达对我们的感谢,在路上等了我们半天,只为送我们一袋煮好的土鸡蛋;在独龙江乡敬老院,当我们要离去时,老人们举起手中的照片,不停地向我们挥手告别;在熊当村小组,老人们拿到照片后互相传看,比谁的照片拍得好,在一起边看边笑,那份欢乐深深感染了我们。

  如今我们平安归来,期待着下一次的出发,更期待着有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我们,一起为更多的老人拍下笑容,带去欢乐。(黄兴能 摄 杨茜 文)


迪兰土娜,80岁,龙元村龙仲小组。

普及代,81岁,迪政当村熊当村小组。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