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文化产业

“乡土文化”如何打造“惠民产业”

时间:2013-09-16 10:03:4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惠小勇 贾立君
分享到:
  

  前些年,土右旗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农民闲时憋得心慌,赌博、酗酒、吸毒、迷信等活动盛行。这一情况,终因“乡土文化”的发展而改变。

  “过去在对岸瞭哥哥,泪蛋蛋抛进清水河;如今想亲亲咱不怕,想得不行就打电话。”65岁的农民王二仁用漫翰调演绎的歌声,逗得上百村民前仰后合。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以下简称土右旗)萨拉齐镇“郭小平文化大院”开展活动时的一幕。王二仁说,近日这里几乎每天下午都要“闹红火”,周边爱好文艺的群众纷纷赶来献艺、娱乐。

  地处河套地区东端的土右旗土地肥沃、种啥长啥,农闲期较长。前些年,因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农民闲时憋得心慌,赌博、酗酒、吸毒、迷信等活动盛行。正当政府发愁之时,当地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爱好文艺的村民们经常三五一伙凑到一起吹拉弹唱,乡土曲调吸引了很多村民围观。

  旗政府经过调查摸底,从2005年起,为有场地、有人员、有活动时间和内容的农家提供扬琴、四胡、笛子等乐器的资助,并授予“文化大院”牌匾,对业绩突出的文化大院还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目前,全旗289个村已建成文化大院81个,建成率28%。这些文化大院分坐腔大院、剪纸大院、民俗文化大院、科普文化大院、二人台戏曲文化大院等。

  土右旗依托当地深厚的二人台民间艺术基础,挖掘和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产业推动和全民共建的文化发展新局面。

  三千多农民“放下锄头变演员”

  记者在苏波盖乡美岱桥村文化大院看到,几间平房内保存了代表农耕文化的各种工具和当地民俗民风的介绍,相当于一座小型农耕文化博物馆;明沙淖乡五犋牛尧村“郭钱换文化大院”以科普教育为主,村民可在大院学习研讨科学种田、养殖等知识,通过网络销售农副产品。

  针对一些文化大院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旗文化馆2010年牵头组建了文化大院协会,并编辑出版《大院文艺》杂志向各文化大院免费发行,既为大家提供演出素材和政策指导,也搭建了艺术交流的平台,使各文化大院能够互通有无、互相抽调队员,可在短期内组成一台戏进行商业演出。如今,有的文化大院已发展成农民剧团,其中,“白光保文化大院”和“梁利军文化大院”经常组团赴邻近的鄂尔多斯、乌兰察布、巴彦淖尔以及晋、陕两省演出,年纯挣100多万元。

  “‘土里土气’的‘大院文化’符合群众口味,政府就要趁势引导。”土右旗旗委副书记杨二喜介绍,借助文化大院协会的指导,农民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传播先进事迹、科技致富经验、婚育新风的节目,许多农民出版了自己演唱的光盘,成为农村革除陋习,倡导和传播主旋律的有效载体。目前全旗有200多个民间艺术演出团队,共有3000多人参与,他们农忙种地、农闲“放下锄头去唱戏”,人均年演出收入达10万元,是务农收入的8倍,每年总收入达3亿元,能为全旗人均增收额贡献800多元。

  “敕勒川”重现生机

  近几年,土右旗成功打造出两个乡土文化品牌——敕勒川文化、二人台艺术。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首1400多年前的北朝民歌为世人耳熟能详,但许久以来,关于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在学术界没有定论。“十一五”期间,土右旗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进行考证,最终确定敕勒川核心区就在如今的土默川,“敕勒川文化带”覆盖西起狼山、东至滦河上游、全长1200公里、南北宽500公里的范围。

  专家学者们对敕勒川文化进行全方位论证时,发现了多处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文物,找到敕勒川文化形成的系列佐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魏坚认为,敕勒川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与北方红山文化的结合,是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摇篮,其重要性不亚于辽西古文化区。更多的学者认为,敕勒川文化是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结晶,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活唱本”。

  土右旗组织专家学者,对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光绪年间300多年的蒙汉民俗文化在当地的交融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广泛流传于晋陕蒙冀民间的二人台剧种的发源地就在土默川平原,是敕勒川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文化部2011年将土右旗命名为“中国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

  围绕二人台艺术和敕勒川文化两大品牌,土右旗政府积极规划建设文化惠民设施。投资3.5亿元于2011年建成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的敕勒川博物馆和敕勒川文化艺术中心。其中,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敕勒川博物馆,因其陈列面积大、文化品位高、馆藏文物多、文化元素浓等特点和优势,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博物院分院,常年免费向游客开放,已累计接待游客10万人次;敕勒川文化艺术中心,则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二人台艺术研究交流中心。全旗已基本形成旗有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和文化大院的三级文化服务体系。

  旗政府还组织专家编著出版了一套10本《敕勒川文苑丛书》,以及《二人台山曲经典》《美岱召壁画与彩绘》等9部书,制作发行了《敕勒川我可爱的家园》等十多套二人台MTV光盘。眼下,正在拍摄大型历史文献电视纪录片《敕勒川》。

  土右旗旗委常委、宣传部长盖连玉介绍,近几年当地围绕敕勒川文化所打造的精品出版物和文艺作品,获得许多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奖项。其中,有5名二人台艺术人才获“中国西部坐腔歌王”、“百灵鸟歌后”、“中国吹歌大王”、“全国优秀青年歌手”、“民间艺术大师”、“民间演奏大师”等荣誉称号,4名本土艺人将二人台唱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大批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实现“活性传承”。时下,当地正在积极筹备举办“中国二人台艺术节”。

  “弱财政”如何搞“强文化”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以及陕北、晋西北等地的政府庆典活动或民间红白喜事,经常在土右旗请戏班子。其文艺演出团队已成为周边地区所依赖的文化娱乐“百宝箱”。

  不仅如此,土右旗目前正在围绕匈奴后裔之一的敕勒民族的历史故事、明代阿拉坦汗与三娘子的传说、藏传佛教寺院美岱召等文化要素,规划建设总投资17.9亿元的“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全力打造国内独特的敕勒川文化观光旅游地。

  据介绍,敕勒川文化产业园区5平方公里的主园区内,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蒙元历史人文景区、民俗风情文化区正在迎接着一批又一批游客,已实现营业收入4000万元。周边的一些个体老板和许多农牧民非常看好文化观光旅游业发展前景,投资参与热情很高。

  “‘弱财政’完全可以搞‘强文化’。”杨二喜说,相对周边一些年财政收入上百亿元的富裕旗县来讲,地方年财政收入只有20亿元上下的土右旗可支配财力微乎其微,但拥有独特的地方文化资源,有全旗30多万人民的积极参与,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政策东风,土右旗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得,这条路子走下去,不仅农民有了新的增收渠道,旗里的产业结构调整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土右旗旗委书记唐勇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要求,“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决定》在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时,强调发挥非公有制文化单位和社会文化人才的积极作用,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土右旗的实践表明,将隐形的文化变为一种产业,需要政府做好规划、打好基础,把握好总体发展方向;一些必要的硬软件设施建设须政府投资,以便发挥主导作用;而对于具体项目的操作,则要激发群众广泛参与的热情,放开手脚让老百姓去搞他们感兴趣的事情。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