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文化产业

淮海文博园 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

时间:2013-10-19 10:38:33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分享到:
  

  9月30日上午,正当中国大运河迎来联合国专家实地考察之际,作为中国大运河线上的枢纽城市——徐州,也迎来了一大盛事,江苏省最大的现代文化产业服务区——淮海文博园隆重开园。


  作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江苏省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淮海文博园将被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规模最大、江苏省最具影响力、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文化产业园区,淮海文博园总占地537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沿黄河故道岸边,依傍彭祖楼。依托徐州区位交通优势﹑区域文化中心定位以及淮海经济区巨大的文化消费潜力,文博园深入挖掘徐州文化特别是两汉文化和彭祖文化,按照“建设省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争创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目标,面向淮海地区,以文化艺术品行业为核心,规划文化艺术品交流交易﹑文化教育培训﹑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观光﹑文化休闲娱乐等五大板块,努力打造主题突出、产业集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文化艺术品交易集散地、时尚休闲中心地和文化旅游目的地。


  淮海文博园是近几年在淮海食品文化城旧址上重新定位、改造、建立起来的文化产业项目。2011年,徐州市委、市政府在徐州产业集团发展会议上提出,为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打造淮海经济区文化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淮海文博园。同年,徐州市云龙区政府、徐州市文化产业集团和苏州文庙文化创意园有限公司共同组建江苏盛世汉源文化旅游公司,投资兴建淮海文博园。


  淮海文博园在初期产业定位和发展策略的制定过程中,积极组织城市文化学者、文化产业策划专家建言献策。《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一直很关注徐州淮海文博园的发展,执行主编应晓萍认为,“徐州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城市,淮海文博园所处的位置很好,正好是徐州城市空间的中心区,连接着徐州老城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和淮海文博园有过很深入的探讨和合作,曾做过专题报道,对于淮海文博园的产业定位和市场可持续发展策略,我们也有许多积极的建议。”


  从徐州城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空间分布来看,徐州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交界的“徐州都市圈”和“淮海经济区”的核心位置。徐州区域性市场空间呈现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十”型结构特征,通过区域大交通,促进淮海经济区大市场的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建设相互融通的现代文化产业服务区,对江苏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将会产生重要影响。


  应晓萍主编认为,从城市文化资源来看,徐州是彭祖文化、两汉文化的发祥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本土文化因其唯一性,而成为稀缺的市场资源。淮海文博园因其历史及所处地理位置,拥有足以震撼市场的两张文化大牌,一是汉文化,一是彭祖文化。我们知道汉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汉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格。在当代国际社会中,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诉求愈益成为国家意识。在我们的民族深层心理结构上,汉文化建构了中国人看世界的方式,建构了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徐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很重视文化建设,着力打造“舞动汉风”城市文化品牌。说到徐州的汉文化,大家都知道徐州有“三绝”,即汉兵马俑、汉画像石、汉墓,这些反映的都是汉人“冥想”文化。就我所知,徐州正在致力于挖掘、整理至今依然遗存在徐州人乃至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汉文化元素,或者说“活着的汉文化”,将其创造性地转换为能符合中国当代城市生活、产业建设、文化消费需要的城市品牌,将汉文化资源与城市经济发展相结合,让文化产业走向更广阔的空间。


  说到彭祖,民间有许多传说。黄帝是华夏各族的祖先,彭祖铿是黄帝后裔。彭祖的养生文化是历代老百姓永恒的话题。彭祖是中国烹饪始祖,中国养生学鼻祖,彭祖文化是中国乃至世界饮食文化品牌的至圣高地。应晓萍主编认为如何把汉文化作为最深厚、最宝贵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整理,尤其是那些依然存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活态的汉文化,创造性地转换为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致力于传播彭祖养生文化的普世价值,服务于当代民生?如何探寻科学的发展路径,盘活资产,整合资源,在尊重历史、开放多元的市场竞争中,深层建构基于地缘文化战略的产业结构,从而构筑世代绵延的城市文化高地?如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体系,打造能代表徐州文化精神,并对淮海经济区城市发展起到重要推手作用的品牌,依然是淮海文博园未来要探索的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淮海文博园的开园,一个代表徐州城市文化的品牌正在崛起。


  目前,园区一期入驻机构28家,文化企业入驻率达到80%,园区内容纳了徐州工艺馆﹑建瓯根雕馆﹑版画原创基地﹑油画生活馆﹑国画院画廊等文化企业。随着园区一期开放,八大场馆会同华夏传统文化学校、茗仕酒店、零点快餐等原入驻企业,预计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税收约4000万元,并提供上千个就业机会。园区二期规划建设创意研发中心、商业服务中心、文化艺术演艺中心和人才公寓,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年内将开工建设,计划2015年全面建成。待园区全部开业后,年均销售收入将达5亿元以上,年上缴税金超过3000万元。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