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文化产业

演出公司已深陷倒闭潮中国文化产业新兴并购热

时间:2013-11-02 08:45:14  来源:  作者:
分享到:
  

       几乎没有人会否认,文化娱乐产业是近年来最热的产业之一。2012年,国产电视剧交易额突破100亿元,电影票房超过170亿元,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602.8亿元,动漫业总产值759.94亿……文化娱乐产业正全面进入掘金时代。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在一些行业迎来春天的时候,有些行业却陷入“寒冬”——

  演出公司倒闭潮

  今年下半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这一被坊间称为“限奢令”的高压政策正在持续发酵。今年,已有包括江苏、山东、深圳等多家卫视表示,不再举办跨年晚会,跨年晚会一夜烧掉5亿元的恶战将不复出现。除了电视晚会,“限奢令”对演出市场的影响正在进一步蔓延。数月来,演出行业(不包括明星演唱会)内很多公司直接倒闭关门,不少大型演出要么被叫停,要么缩减费用,演出行业陷入“寒冬”。

  演出行业形势严峻

  近日,一台斥资上千万元,邀请了国内某知名电视台组织,互动队伍高达4000人,表演方阵800人的晚会,在演出前一天被紧急叫停。知情人士透露,这样的演出晚会,耗资巨大,光盒饭一天就吃掉数十万元,筹备晚会的资金基本上都已经投入,紧急叫停后,主办方包括承办方的演出公司损失惨重,本来敲定2000万元的费用,最终仅拿到1000万元。

  在广东,一名行业人士透露,受限制“三公消费”影响,从下半年开始,陆续有不少演出公司停止运作。“具体数据肯定没有,但是有一个很直观的现象,我记得去年申报成立演出公司的人还很多,最繁忙时段每天都有,而现在,已经很久没有人来申报了。”该人士表示。

  在湖南梅溪湖,当地一个国际文化艺术周的演出活动规模也大大缩减,活动主办方介绍,艺术周总体活动的规模在原定基础上进行了压缩,取消了花车巡游、焰火表演、开幕式等多项内容,同时,缩减了演出阵容,取消了部分外请演员,尽量安排长沙本地演员和艺术院校学生参与演出。

  回顾这几年,全国各地,无论是西瓜节、草莓节等旅游节,还是经洽会、秋交会等交易会,总要举办一台晚会才算圆满。所谓“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好像办了晚会,就能多招几个商,多引几笔资!但如今,在制止豪华办晚会的政令之下,这股“歪风”总算是煞住了。

  不背靠政府面临转型

  地方政府为什么钟情于各类演出活动?湖南视界金鹰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平波直言,大型演艺活动带来了丰厚的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出手大方,完全不按照市场规律出价,打个比方,某领导要求某个自己喜爱的明星来参加,下面的人就会不惜代价将该明星请来。此外,还有很多演出公司凭借政府关系独揽当地每年的所有晚会、文艺演出活动,获利颇丰,一些正规的演出公司开出再好的条件也很难获得承办权。此外,政府不计成本办晚会造成了明星出场费等演出行业成本居高不下。

  据了解,目前我国演出市场已经达到了上千亿元的规模,业内人士估算,这其中70%都以各地政府活动为主。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晚会等演出行业极为分散,大到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晚会,小到一些乡镇举办的微型演出,都会有不同的公司承办,此前该行业起码有一半以上的市场是由政府包括国有企业埋单。不完全统计,这一市场预计有数十万家演出公司。在中央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影响下,该行业受冲击非常大,虽然很难统计倒闭企业的数量,但起码已有上万家企业倒闭或者停业。

  不过,也有演出公司称未受到影响。“我真没觉得有什么影响,市场形势倒像是越来越好”,广州一家文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因为该公司长久以来以承接商业演出为主,并未对“政府饭”形成依赖,反而觉得公司如今效益越来越好。

  对此,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峰就表示,演出公司下一步面临如何转型的问题。他建议可以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靠拢。首先要创新,但是不要离开行业根本。其次,可以和文化产业各个行业融合发展。比如跟电影、电视剧结合。

  新掘金者谁为雄

  娱乐,能做多大?过去不好说,如今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包括影视、游戏、动漫、娱乐营销在内的娱乐业正在成为当仁不让的财富缔造者。在近日新出炉的一份文娱企业50强的榜单中,华谊兄弟、优酷土豆、万达文化、光线传媒、华策影视、奥飞动漫等知名企业赫然在目。据了解,50强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影视娱乐、出版传媒、视频新媒体、娱乐营销、动漫游戏和文化演艺6大类,其中影视娱乐公司数量最多。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