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艺术人生

与推土机赛跑的画家:拆不掉的胡同,抹不去的记忆

时间:2013-09-20 10:46: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苏 醒
分享到:
  

 

  (初春)西大胡同

 

  烟袋斜街

 

  东四三条

 

  他是以铅笔画北京而知名的画家;他笔下那饱含深情的铅灰色的胡同记忆,让北京人绚丽多彩的生命时光更加鲜亮,也让至今还生活在胡同中或已经搬出胡同的人们感到生活的无比温馨。他就是况晗,这位来自江西宜丰的画家,用一根小小的铅笔,憨憨地以老北京的胡同为模特,来描绘这座千年古城,这一画,就是整整20年。

  小平房诞生大梦想

  隐隐之中好像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江西小山村的一个放牛娃的况晗,报考了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但却阴差阳错收到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毕业后又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北京。

  刚到北京工作不久,单位调配员工住房。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他们一家三口只能蜗居在北新胡同12号一间9平方米、24小时见不到一丝阳光的小屋之中。然而,当他搬进小屋,南房的大妈手扶拐杖来到他那只能放下一床、一炉,就无立身之地的小屋,左瞧瞧、右看看、下摸摸,对他问东问西,嘘寒问暖。

  慢慢地,况晗爱上了胡同小院里的一切,爱上了邻家大爷、大妈,也爱上了北京四季分明的变化:早春树枝上的残雪、盛夏房檐下的瓜秧、仲秋窗棂前的月色、隆冬门缝里的寒风……他决定用自己的画笔来描绘这里的一切。

  生活有时候捉弄人,也成就人。

  如果况晗从一开始就住在高楼大厦中,拥有宽敞明亮的大房子,北京可能会多了一个中产阶层人士,而少了一位用铅笔留住胡同的画家。

  20多年的坚持,一份沉甸甸的爱

  城市化进程对胡同是个噩梦。况晗曾经在画胡同时亲眼见到推土机推倒眼前的胡同。后来,他不得不背着画夹再加一个相机。

  “相机比画笔来得快,那时还是胶片机,每次出门总是带上一打胶卷,骑着自行车,清晨出发,摸黑才回家。我有计划地一个街道一个街道地跑,一条胡同接着一条胡同地串,一个门楼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春夏秋冬,严寒酷暑,每一条胡同都留下了他的脚印。有人不理解他的做法,破破烂烂的胡同有什么好画的。但历经了数年的串胡同,况晗积累了5000多幅胶片资料。

  “胡同跑多了,对它的理解慢慢深刻了,数千年的胡同文化怀育着先贤智慧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活着的城市遗痕,也是北京的城市符号。”况晗说,“以前,我写生可以和胡同对话,如今胡同所剩无几,而且面目全非。我多数的胡同作品还是用以前的素材为背景进行创作,胡同古老的建筑、胡同里的人和事,在我笔下做着加减法,去组合完善我心中的胡同。”

  “笔墨随时代”。时代的变迁让胡同的老居民对自己的家园产生了深深的怀念之情。在况晗第一次个人画展上,那天大雪纷飞,但展厅人头涌动,很多大爷大妈围着况晗相拥而泣,每一幅作品前可以讲述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明朝谁住的、清朝谁住的、民国谁住的、谁走过这里、这里发生过什么事……之后,一个个陌生的电话打过来,“这里要拆了!况老师快过来画啊!”

  从1991年住进胡同算起20多年,况晗画画的主题就没有离开过胡同,虽然也去过不少名山大川,但画胡同已经是他唯一的题材。画胡同,源于自然,源于对胡同的真实爱恋,源于对艺术的忠诚。况晗用他艺术家生涯中最宝贵的壮年时段,全身心地追求了一件在北京人看来最习以为常、又最难忘的东西——胡同。他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画得越来越慢了,眼睛也不太好使了,但我会用应有的表现形式不断地画下去,一直到画不动为止。”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