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产业新闻 > 国内外新闻 > 艺术人生

阿旺顿珠:舞韵流转中的痴情和守望

时间:2014-10-13 06:55:5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
分享到:
  
阿旺顿珠:舞韵流转中的痴情和守望

  

yangnl4533_s

 

阿旺顿珠与妻子(右)及其徒弟在一起。

yangnl4534_s

 

阿旺顿珠在传授曲卓的技艺。

  热振卓舞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丰富的表现形式、独特的风貌、精湛的技艺、鲜明的个性,为广大群众所称誉,在藏族歌舞中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显著的典型性。特别是在2008年被正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热振卓舞以其独有的魅力走出深山待人识。

  巍峨的恰拉山,峰峦连绵、高耸入云,横贯林周县全境,并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大部分。

  记者的此次采访地点——唐古乡江多村,就在林周北部,这里属拉萨河上游及其源流区域,素有“三河一流”之美称。

  早上8点,越野车从林周县城出发,沿着202省道向北蜿蜒前行。车窗外,大路两旁绿树与繁花相映成画,春意盎然;凝神静听,流水潺潺与鸟儿歌唱交相应和,不绝于耳;环顾四周,远处,农田上的枯草依旧,似秋意浓浓;抬头远望,积雪给每一座山顶都戴上了白色的帽子,俊朗至极。

  五月初的林周,有着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烂漫,秋天的枯黄,冬天的洁白。

  而热振峡谷独特、悠久的人文历史,更像一条自然和人文交相辉映的“画廊”,展现在群山层峦之中。

  拯救:“这个舞被村里人跳了一代又一代,怎么能看着它濒临失传呢?”父亲当年的这句话,被阿旺顿珠牢牢地刻在了脑海中

  渐行渐近,循着大山深处传出的低沉而优美的歌声,我们终于来到唐古乡江多村这片深藏于深山之中的“桃花源”。近5个小时的颠簸后,开始亲身感受着当地群众粗犷而豪迈、婉转而悠扬的精彩——

  “庄之门由天开,九霄之外大梵,喜于瞰此锅庄,上敬皈依三宝,求得万事富华……”

  侧耳倾听,歌声或柔细、或高亢、或沉雄、或粗犷。

  凝神细看,动作优美潇洒,手臂旋转自如。男的刚健豪放、气势磅礴,女子的婀娜流畅、柔美端庄。

  这些全部来自民间的演员们,过去在辽阔的草原上跳舞,无拘无束,现在到了最简单的舞台上,虽然也讲究队形、节奏和整齐度,但每个人举手投足间所展现出来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表情,依然显得那么自然和率真,没有丝毫伪饰,也无半点偏见,只有那发自内心的快乐所带来的和谐,这也许就是大众文化的本真。

  卓舞,在当地也被老百姓直呼为“锅庄”,这可以说是藏民族最为著名的民间舞蹈之一,素有“天上有多少颗星,卓就有多少调;牦牛身上有多少毛,卓就有多少舞姿”之誉。而享誉内外的热振寺与美妙绝伦的自然风景相比,同样也有着熠熠生辉的文化。

  今天,就在这热振寺脚下,记者再一次领略了别样的卓舞风采。

  最为难忘的当属那萦绕于耳畔的横笛吹奏,使得整个舞蹈显得喜气洋洋,甚至让人想起宋朝才女李清照“笛声三弄,梅心惊破”之句来。

  忽然,笛声更为嘹亮、悠扬、高亢,仿佛鲜花霎时间开遍在每一位的心田,并穿越层山,与高端云丝曼妙轻舞。

  “这已到了最后一段,整个舞蹈也就要落下帷幕了。在正式演出中,演员们就要点起桑烟,唤出帝释,敬切玛、献哈达,随之与观众开始同饮醇香的青稞酒,享用可口的牛羊肉等美食。”刚刚在场凝神吹横笛的老者走来,向记者介绍到。

  这位横笛吹奏者,就是热振卓舞的传承人——阿旺顿珠。

  阿旺顿珠,今年53岁,自少年时代就迷上了舞蹈。年幼的他最大的快乐就是跳舞,村里、乡里,哪里有跳舞的人群,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1975年从原江多乡小学毕业后,阿旺顿珠就到林周县文艺宣传队担任演职人员,但几年后因各种原因回家务农。

  也就是在回家的这一年,阿旺顿珠开始跟随父亲桑杰丹增系统地学习热振卓舞。自此,热振卓舞也成为阿旺顿珠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那完整的仪典和程式便永远地镌刻在他的思想里、记忆中。

  “当时,父亲正忙着对热振卓舞进行抢救,并组建了热振卓舞演出队,自己也毫不犹豫地参加了。”据了解,热振卓舞在经历过“文革”的“洗礼”,那时候几乎到了濒临灭绝的局面。

  而在不远的童年时代,无论是农活结束还是逢年过节,乡亲们常常在辽阔的草原上酣畅起舞,任由靴子在大地上敲出回声,使原本枯燥无味的放羊生活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这个舞被村里人跳了一代又一代,怎么能看着它濒临失传呢?”父亲当年的这句话,被阿旺顿珠牢牢地刻在了脑海之中。

  痴迷:“能成为一名热振卓舞人,我是幸运的。”阿旺顿珠讲起热振卓舞的起源、剧情、服饰、人数等如数家珍

  “能成为一名热振卓舞人,我是幸运的。”静静地讲述中,流露着无限的眷恋。

  阿旺顿珠说,热振卓舞是充分汲取了藏族人民的文化智慧,并与热振寺有着天然的联系。相传源于公元10世纪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1005—1064)建寺期间,后来,第五世热振活佛又从藏东格萨尔起源地芒康迎请著名庄师诺尔桑,将热振卓舞进行了舞姿和内容上的修缮,成为现在的合体十三段热。

  热振卓舞是在浓厚的宗教文化基础上产生的,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音乐声腔、还是表演形式都尽量保持着说、唱、跳的原始形态。甚至于剧情的连珠韵白,都有着很高的技巧,因此表演的难度也比较大,手、眼、身、发、步等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有一定的程式动作,并且这些动作要互相配合,才能形成优美的舞蹈。

  所以,热振卓舞的表演特点对自身素质要求很高,演员往往是从小开始培养,使其具备唱、诵、说、跳等数种基本功和一系列技巧。就比如刚才吹的横笛,练习时不光靠手,更主要的是靠嘴和腹腔的气息控制。如果嘴巴和吹音孔对得不准,吹出来的声音就会很沙哑。当然,假如气息不够或控制不好,力度太强或太弱都会影响音质的高低,再怎么努力也吹不出动听的乐曲。说起学艺过程,阿旺顿珠感慨颇深。

  “春时犹如玛瑙,夏季宛然翡翠,秋天如同黄金,冬期好似白银。有俱全之颜色,有吉祥之天照,有无价之珍宝,有八支之泉河,有千年之松柏,有万类之鸟鸣……”

  “这就是第二段《热振圣赞》。”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阿旺顿珠在现场即兴唱了起来。

  “还有,第一段为祭天、开庄,第三段为庄场加持求施,第四段为压庄,第五段为正行,第六段为圣上祈愿,第七段为吉言祝词,第八段为召请福庆……”

  多年的执着,令阿旺顿珠讲起热振卓舞的起源、剧情、服饰、人数等如数家珍。

  守望:“我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作为传承人的阿旺顿珠感到身上的担子愈加沉重

  1981年,阿旺顿珠正式从父亲手中接过演出队并成为负责人。当时,虽然他满腔热血、踌躇满志,但队伍的发展却并非尽如人意。

  “每年主要在藏历年、望果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或热振寺重大宗教活动时进行演出。演员们也都是村里的农民,平时要种地,闲时要搞副业、抓经济;排练时间少,演出时间少。另外,作为一个民间业余演出团体,没有固定演出,没有固定收入。”

  对怎么传承、如何发展,阿旺顿珠可以说是急在心里、想在心里。

  “好在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阿旺顿珠说,正是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热振卓舞演出队才得以一步步壮大。

  2006年,在林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演出队第一次向外界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并成为对外开放和交流的窗口;2007年,演出队顺利完成了拉萨市电视台春节藏历新年晚会的录制,而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自此,林周县锅庄大赛、拉萨雪顿节、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锅庄表演、藏历新年文艺晚会等场合,也渐渐有了热振卓舞的身影。并且在2008年喜讯再次传来,热振卓舞被正式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旺顿珠也成为这一技艺的传承人。

  随着热振卓舞逐渐走出“深闺”让人识,阿旺顿珠并没有彻底舒心起来。他说,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已经不能再跳了,现在在演出队主要负责吹横笛和教新人。“目前虽然有40多人,但仍缺乏新鲜的血液。我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

  对于阿旺顿珠的殷切期望,身为儿子及学生的次央顿珠最有发言权:“父亲常会耐心地向村民介绍热振卓舞的渊源、艺术特点,而对于演员们的基本步法和姿态等,却要求十分严格。”从小时候起,父亲排练、演出时,就总带着他。现在和其他许多演员一样,只要有演出活动,他都会排除困难尽量参加。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阿旺顿珠告诉记者,热振卓舞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彰显了传统文化的价值。今年,县里又准备为其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说明了它的意义重大,自己作为传承人有责任、有义务把它守护好并发扬光大。

  记者观察:

  热振卓舞作为西藏宗教艺术文化的一个缩影,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据了解,林周县为此专门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包括调查采访老艺人,收集、整理、研究热振卓舞的完整资料;建立一支热振卓舞队,申请文化知识产权;培养后继人才,建立热振曲卓文化群众艺术馆;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内容。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政府的支持、有群众的积极参与,热振卓舞这一文化资源必将得到可持续发展。

来顶一下
近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